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强教必先强师。辽宁大学教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德施教、以德立身,坚定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,陶冶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,涵养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,秉持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,勤修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,树立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,以走出去(走出校园找真实场景)、走进去(走进社会找真实问题)、走上去(走上前沿找务实创新)办学理念为引领,坚持现实场景真实问题驱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,积极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。
娄振宁
娄振宁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24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,2024年被授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,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,2门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。
获教育部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第四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辽宁赛区)二等奖。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,发表教改论文11篇,主编新形态教材1部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省市级项目2项,发表SCI论文40余篇。2025年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,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3项。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(均为第一发明人),专利成果转化1项。
王素芬
王素芬,法学博士,经济学博士后,三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辽宁大学民生保障与社会法治研究中心主任。辽宁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,辽宁省首届法治建设领军人才,辽宁大学优秀共产党员。2024年被授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。
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,教育部、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各一项,其他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,发表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,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,研究成果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(政府奖)二等奖一项、三等奖三项。所提交的资政建议分别获得全国人大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中国法学会、中央网信办,辽宁省人大、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采纳及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,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薛友林
薛友林,教授,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院长,辽宁省“千人”、沈阳市技术能手。深耕食品工程领域,以“产教融合·数智赋能”理念重构教学范式,主讲《食品工艺学》等省级一流课程,创新“虚实联动·案例驱动”教学模式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、信息化教学案例一等奖。主持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,构建基于真实问题的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育人体系,发表教改论文15篇,形成“技术链-知识链-产业链”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群。兼任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、辽宁省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指委委员,以跨界思维推动工程教育革新,为区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引擎。
张岩
张岩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,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、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、沈阳市广告协会副会长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、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,在《现代传播》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,多篇获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转载,入选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,获国务院新闻办优秀论文等十余项学术奖励,入选辽宁省教学名师,省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、省教育科研中青年骨干等。她积极服务社会,担任中国新闻奖、辽宁新闻奖、省市两级“好记者讲好故事”活动的推荐评审,资政建议获省级领导批示,并多次受邀为辽宁省委宣传部、沈阳市委宣传部开展专题讲座。
赵彦昌
赵彦昌,三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任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,兼任中国档案学会理事、辽宁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。
国家级档案专家、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百人层次人才、2024年被授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。
主讲《中国档案史》课程入选辽宁省一流课程,同时入选辽宁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、教学名师和团队(本科教育)建设名单。在《档案学研究》《档案学通讯》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,出版专著12部,主编辑刊《中国档案研究》11辑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、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1项、省级教学科研项目40余项。多次获得辽宁省本科优秀教学成果奖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。
郑方亮
郑方亮,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讲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《免疫学》等课程。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、辽宁省教改项目1项、发表教改论文3篇、主编教材1部、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,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互联网+)国家级铜奖4项、辽宁省“挑战杯”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。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部级项目5项,发表SCI论文20余篇,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并转化2项。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。
上一条:副校长李淑云参加第58·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 下一条:潘一山、余淼杰新学期开课第一天深入本科教学一线听课
【关闭】